3D打印技術助力骨科完成復雜骨盆骨折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我院骨外科一病區(qū)應用3D打印技術復制1:1重建骨盆骨折模型,成功開展兩例骨盆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根據(jù)骨折分型,一例采用常規(guī)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髂窩入路,另一例采用高難度改良stoppa切口+髂窩入路,兩例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在重癥骨盆骨折救治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半月前,兩位壯年男性患者皆因高處墜落導致骨盆髖臼粉碎性骨折,合并胸部閉合性損傷及髖關節(jié)脫位等多種復合傷,傷情十分嚴重,先后入住骨外科一病區(qū)。入院后,科主任陳軍主任醫(yī)師帶領科室醫(yī)護團隊迅速開展救治工作,結合患者病情及相關檢查,進行全面的術前評估,并決定為患者應用骨盆3D模擬打印技術,逼真還原傷者骨盆全貌,幫助骨科專家全面精準地了解骨盆的結構和骨折的情況。經(jīng)過術前模擬,骨科專家團隊根據(jù)分型差別,為兩位患者分別制定了常規(guī)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髂窩入路和高難度改良stoppa切口+髂窩入路兩種入路模式。在經(jīng)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后,骨外科一病區(qū)醫(yī)護團隊和院內骨科專家焦曉虎院長及普外胸外科王志化主任共同為兩位患者實施了骨盆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兩位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
“骨盆骨折,在普通二維影像上會發(fā)生重疊,容易誤診、漏診”我院骨外科一病區(qū)陳軍主任介紹,通過3D打印制作的患者骨盆骨折模型,可幫助醫(yī)生精準判斷病情,最大程度模擬骨折部位的情況,提前進行模擬復位和固定,減少手術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
除3D模擬打印技術外,其中一例手術采用的高難度改良stoppa切口+髂窩入路兼具切口較小、手術視野清晰、易于復位、出血少、并發(fā)癥少和恢復快等特點,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院骨科在治療骨盆骨折手術領域實現(xiàn)又一重大突破。下一步,我院骨科將不斷開展各種新技術、新術式的應用,為寶雞及周邊地區(qū)骨傷患者的康復治療保駕護航!